2010年5月16日 星期日

雜阿含66經 (S. 22. 58. Sambuddha.)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五受陰。何等為五?
謂:色受陰。
比丘!於色厭,離欲,滅,不起,解脫,是名如來、應、等正覺。
如是,受……想……行……識厭,離欲,滅,不起,解脫,是名如來、應、等正覺。
比丘!亦於色厭,離欲,滅,名阿羅漢慧解脫(同分)。
如是,受、想、行、識厭,離欲,滅,名阿羅漢慧解脫。
比丘!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差別?
比丘白佛:「如來為法根,為法眼,為法依,唯願世尊為諸比丘廣說此義,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如來、應、等正覺未曾聞法能自覺法,通達無上菩提(現等覺),於未來世開覺聲聞而為說法,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道。
比丘!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別道,說道,通道(能說法),復能成就諸聲聞,教授教誡。
如是,說正順欣樂善法(行正行),是名如來、羅漢差別。」 (異分)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S.22.58

說明:

此經在 CBETA 為75經。

本經由佛陀口中說出一般阿羅漢解脫和佛解脫的差別。

如來、應、等正覺,阿羅漢慧解脫有何差別? 英譯為 So what difference, what distinction, what distinguishing factor is there between one rightly self-awakened and a monk discernment-released?

瑜伽師地論將其分為四點論述。「由一種相說名同分;謂解脫等故。」是說如來、羅漢在解脫這一方面並沒有什麼差別;「由三種相說名異分;謂現等覺故、能說法故、行正行故。」說明兩者的差別有三:

1. 如來無師自通。
2. 如來能夠說法,
3. 而成就諸聲聞使其行正行。

南傳相對應的部份英譯為 The Tathagata — the worthy one, the rightly self-awakened one — is the one who gives rise to the path (previously) unarisen, who engenders the path (previously) unengendered, who points out the path (previously) not pointed out. He knows the path, is expert in the path, is adept at the path. And his disciples now keep following the path and afterwards become endowed with the path. (未生起之道的創造者;未出生之道的生產者;未宣說之道的宣說者;是道的了知者;道的知者;道的熟知者;其弟子現在住於道的隨行,以後為具備者。)

2010年5月12日 星期三

雜阿含65經 (S. 22. 117.)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五受陰。何等為五?
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愚癡無聞凡夫不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
不如實知故,於色所樂、讚歎、繫著住,色縛所縛、內縛所縛,不知根本、不知邊際、不知出離,是名愚癡無聞凡夫,以縛生、以縛死、以縛從此世至他世,於彼亦復以縛生、以縛死。是名愚癡無聞凡夫隨魔自在,入魔網中,隨魔所化,魔縛所縛,為魔所牽。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多聞聖弟子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
如實知故,不貪喜色、不讚歎、不繫著住,非色縛所縛、非內縛所縛,知根本知津濟、知出離。是名多聞聖弟子不隨縛生、不隨縛死、不隨縛從此世至他世,不隨魔自在,不入魔手,不隨魔所作,非魔所縛,解脫魔縛,離魔所牽。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說明:

此經在 CBETA 為74經。

知根本知津濟,英譯為  sees the near shore or the far shore。對照前面的 不知根本、不知邊際。

人為外縛內縛所縛。外縛容易了知,內縛卻不易察覺。人們為喜愛的事物所牽,就是一種內縛;譬如,收集古董、名錶等等,可以不計一切,甚至搞到家裡很不愉快。又有些人棄家庭於不顧,全心投入宗教慈善事業,那也可說是一種內縛。

2010年5月4日 星期二

雜阿含64經 (S. 22. 22. Bhāra.)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今當說:重擔、取擔、捨擔、擔者
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重擔?
謂:五受陰。何等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
云何取擔?
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

云何捨擔?
若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永斷無餘,已滅,已吐盡,離欲,滅沒。
云何擔者?
謂:士夫。是士夫者,如是名,如是生,如是姓族,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命齊限。
是名為重擔、取擔、捨擔、擔者。」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已捨於重擔,不復應更取。
重任為大苦,捨任為大樂。
當斷一切愛,則盡一切行。
曉了有餘境,不復轉還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說明:

此經在 CBETA 為73經。

重擔、取擔、捨擔、擔者。 英譯為  the burden, the carrier of the burden, the taking up of the burden, and the casting off of the burden.

云何取擔? 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  英譯為:which is the taking up of the burden? The craving that makes for further becoming — accompanied by passion & delight, relishing now here & now there — i.e., craving for sensual pleasure, craving for becoming, craving for non-becoming. This is called the taking up of the burden.

2010年5月2日 星期日

雜阿含63經 (S. 22. 23, 106. Pariññā.)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當說:所知法、智及智者。
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所知法?
謂:五受陰。何等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是名所知法。
云何為智?
調伏貪欲,斷貪欲,越貪欲,是名為智。

云何智者?
阿羅漢是。
阿羅漢者,非有他世死,非無他世死,非有無他世死,非非有無他世死,……廣說無量,諸數永滅。
是名說所知法、智及智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S.22.23

說明:

此經在 CBETA 為72經。

所知法、智及智者。英譯為 the phenomena to be comprehended, as well as comprehension.  南傳S.22.23只提到所知法及智,沒有提到智者。但是S.22.106則有,而且在S.22.23的註解有提到 comprehension 指的是阿羅漢的澈悟。

云何為智? 調伏貪欲,斷貪欲,越貪欲,是名為智。 英譯為 And which is comprehension? Any ending of passion, ending of aversion, ending of delusion. This is called comprehension. 漢譯只提到貪欲;南傳英譯則說智是貪瞋癡的滅盡。既然智是阿羅漢的澈悟,那應該是有包含貪瞋癡。

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

雜阿含62經 (S. 22. 105. Sakkāya)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今當說:有身,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
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有身?
謂:五受陰。云何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是名有身。
云何有身集?
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染著,是名有身集。
云何有身滅?
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無餘斷,吐,盡,離欲,滅,是名有身滅。
云何有身滅道跡?
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有身滅道跡。
是名當說有身,有身集,有身滅,有身滅道跡。」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南傳經文至此)


餘如是說,差別者:
「當知有身,當知斷有身集,當知證有身滅,當知修斷有身道跡。」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當說,有及當知,亦如是說。
又復差別者:
「比丘知有身,斷有身集,證有身滅,修斷有身道,是名比丘斷愛欲縛、諸結等法,修無間等,究竟苦邊。」
又復差別者:
「是名比丘究竟邊際,究竟離垢,究竟梵行,純淨上士。」
又復差別者:
「是名比丘阿羅漢盡諸有漏,所作已作,已捨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正智心解脫。」
又復差別者:
「是名比丘斷關,度塹,超越境界,脫諸防邏,建聖法幢。」
又復差別者:
「云何斷關?謂:斷五下分結。
云何度塹?謂:度無明深塹。
云何超越境界?謂:究竟無始生死。
云何脫諸防邏?謂:有愛盡。
云何建聖法幢?謂:我慢盡。」
又復差別者:
「是名比丘斷五枝,成六枝,守護一,依四種,棄捨諸諦,離諸求,淨諸覺,身行息,心善解脫,慧善解脫,純一立梵行,無上士。」
其道有三種,實覺亦三種,有身四種說,羅漢有六種。

說明:

此經在 CBETA 為71經。

「當知有身,當知斷有身集,當知證有身滅,當知修斷有身道跡。」即「『苦』當知,『集』當斷,『滅』當證,『道』當修」。

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

雜阿含61經 (S. 22. 103. Anta.)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今當說:有身邊,有身集邊,有身滅邊
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云何有身邊?
謂:五受陰。云何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是名有身邊。
云何有身集邊?
謂:愛,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是名有身集邊。
云何有身滅邊?
即此愛,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無餘斷,吐,盡,離欲,滅,寂,沒,是名有身滅邊。
是故當說有身邊,有身集邊,有身滅邊。」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當說,有及當知,亦如是說。

說明:

此經在 CBETA 為70經。

有身邊,有身集邊,有身滅邊 英譯為 The portion of identity, the portion of the origin of identity, the portion of the cessation of identity, the portion of the way leading to the cessation of identity. (多了一邊)

謂:愛,當來有愛,貪喜俱,彼彼樂著,是名有身集邊。 英譯為 It is this craving which leads to re-becoming, accompanied by delight and lust, seeking delight here and there; that is, craving for sensual pleasures, craving for becoming, craving for disbecoming. This is called the portion of the origin of identity.

瑜伽師地論說:謂處所,即積集義;南傳註釋書解說這裡的「邊」是「部分」的意思。薩迦耶的處所、薩迦耶的部份即是五蘊。薩迦耶的成因即是渴愛;對欲樂的渴愛、對存在的渴愛、對虛無的渴愛。

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雜阿含60經 (S. 22. 44. Paṭipadā.)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今當說有身集趣道,及有身集滅道。
云何有身集趣道?
愚癡無聞凡夫{見}不如實知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
不如實知故,樂色,歎色,著色,住色。
樂色,歎色,著色,住色故,愛樂取。
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純大苦聚生。
如是,受……想……行……識廣說,是名有身集趣道。
比丘!有身集趣道,當知即是苦集趣道。
云何有身集滅道?
多聞聖弟子如實知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
如實知故,於色不樂,不歎,不著,不住。
不樂,不歎,不著,不住故,彼色愛樂滅。
愛樂滅,則取滅。
取滅,則有滅。
有滅,則生滅。
生滅,則老病死、憂悲苦惱,純大苦聚滅。
如色,受、想、行、識亦如是,是名有身滅道跡。
有身滅道跡,則是苦滅道跡,是故,說有身滅道跡。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當說,有及當知,亦如是說。

說明:

此經在 CBETA 為69經。北傳經文所解釋的與南傳不同,北傳強調身見的形成原因,南傳則直接解釋身見的內涵。身見形成的原因是對五蘊不如實知,不如實知故,樂色,歎色,著色,住色等五蘊;身見的內涵是認為色是我,或我擁有色,或色在我中,或我在色中。受想行識亦然。

我今當說有身集趣道,及有身集滅道。   英譯為          I will teach you the way leading to the origination of identity and the way leading to the cessation of identity.  這裡的身英譯為自我認同,原文為薩迦耶。有薩迦耶見者,即執著五蘊假合而有的身體為實我之見,亦即五見中之身見。心理學上有所謂本我、自我及超我薩迦耶即是自我。

此經即是解釋薩迦耶見及為何會有此見,又說執此見正是導向苦的道路。佛陀開示:就在這個六呎之軀以內,包含了種種感官意念、種種念頭和想法的這個五蘊合和的身心,就是整個世間,是苦的世間;同時,它也包含了痛苦世間的起源和結束,以及通往痛苦結束的道路。